/

破報十載!回顧專題系列(四)
精緻萬花黑盒 行動仍在荒謬繼續!
小記行動實驗的劇場十年

文‧資料整理/巫祈麟   原刊於 破週報復刊337期 封面故事

什麼是戲?哪裡是劇場?彼德.布魯克(Peter Brook)說:「劇場無所不在。一個人只要在一個有人注視“空”的空間中走過,劇場便已然形成。我還可以選取任何一個空間,稱它為空蕩的舞臺,一個人在 別人的注視下走過這個空間,這就足以構成一幕戲。」人人都在百齣劇裡,誰都在演戲。



十年前,小劇場運動正走到一個轉變的關頭。在那來不及,參與政治解嚴的年代裡,實驗劇場的戲劇運動,政治狂飆自由度和具體的力爭的對抗相聲息,知識青年跟著遊行抗議靜坐學運。「劇」的意義在於即時反諷現實狀況與間而起的認同感。「行動劇」的陸續搬演,使得參與其中的有志於戲劇一門藝術的青年,不消進入學院研究體制,就有實踐西方戲劇理論;懷抱西方戲劇大師遺風的機會,並進而專心或挑喜歡議題的埋頭鑽研做戲。與街頭行動漸行漸遠背行發展,台灣劇場空間以黑盒那道分割牆內外的作為分割,兩者之間的距離相遠。牆內如萬花筒般各立門戶異色紛陳;戶外的聲消未減,粗獷原生地長成各自的風景。

‧從死再慢慢活

從八零年代末期為始,另一支 也在不被預期的後成為小劇場主流風潮,正悄悄在老泉山上進行,由劉靜敏所創優劇場,帶領當時身體能承受並加以鍛鍊的第一代創始團員如吳文翠、王榮裕、吳朋奉、劉守曜等,在一連串創團前幾年服膺追隨波蘭戲劇大師果托夫斯基的專業訓練,及後來「溯計畫」依隨民間身體技藝、祭儀和當代表演藝術研究,與團員們並隨國內太極導引創辦人熊衛打太極,藉此重生屬於台灣文化的身體。此後,這群第一代有自己想望創作能力前優人,前後離開優劇場,各自成立劇團如金枝演社、極體劇場,也照著此一模式訓練團員,製作新戲,一揭十年來至今仍不退的小劇場「鍛鍊專注身體」風潮。

在大專院校裡以思考劇場實驗美學模式的知青們,也在閉門造自己質感的戲。以台師大周邊的咖啡館和pub如台灣渥克咖啡劇場、B-SIDE、魯蛋、堯樂、地下社會、A8為主要演出場地,各原飲食空間還經常舉辦節慶同歡式的小型藝術節。演出的小空間多了,演出的形式不拘,文本不是頂重要,演出門票收入更不是做戲的關鍵,出現不少一劇劇團,但亦有劇場美學實驗成功,大受注目者,如剛剛冒出頭來可愛新秀「莎士比亞的妹妹」。

‧風搖間的恐怖穩定

小空間,天馬行空的實驗告一段落,都還算新生的劇場新兵需要漸漸邁入穩健時期。九零年中,不管官辦或民營以策展人策動主題概念的規劃各路藝術節,一路摸索模樣軌跡,漸漸變成主流。國外著名不論商業或實驗來台交流的機會比以往多元,質跟量上都有長足的進步。商業劇場的三大二小的平衡機制各勝擅場,在九零年代中期以後完成創作格局上的不同面向。

養劇團從來不是易事。必須藉著較穩定長期的收入來支撐。九零年代中後段時期,小劇場需要預先填寫詳盡,文工天馬行空的計畫書向補助單位投案,申請所需的資助。資助金額的多寡與遊戲規則以補助出資單位說了算。比如要像國藝會申請場地租金,團隊必須立案註冊過團齡在三年以上才得申請。又如要申請文建會的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必須通過層層盤算,有無專職團員?團隊有無健全的藝術行政。演出門票收入,都是考核績效的準則。只是,雖然補助機構皆設有專門評審委員, 每年每季針對團體現實需要對補助辦法做出修正。補助辦法趨於保守安全的精揀表演團隊,團隊們則亦步亦趨按著補助規格照章行事,中間偏右思考意識型態,依隨執政者政策為之擺動求生之道。小劇場沒有補助是否一定救活不下的疑慮至今存在之外,是不是還該擔心喪失了藝術創作上必須要的自主權。

小劇場到九零年代末,小劇場的下一步以力保既有資源,除去邊緣站到主流,朝專職專業上邁進,可是每一步都要走的小心翼翼。小劇場近年越趨細緻分工,潮流之下編導演加上策展人,漸漸為觀眾熟知,全盤明星化愛打名團牌,亦是往後觀察的重點。值得注意的是,小劇場界的編導人才,多是五與六年級前段班的天下,六年級後段及七年級等更年輕的劇場工作者,實驗劇場擔任的角色多數是演員或是行政的角色,多處與詮釋或協助的地位。屬於新世代劇場創作者擔綱者鳳毛麟角,前衛劇場缺席下一波接棒的創作人是為隱憂。

島內兩所藝術學院改制成藝術大學,紛紛廣設戲劇系所,開設分科更為細緻的專業研究單位。
邁入2000年以後,台藝大、北藝大、中山大學、南華大學、元智大學、師大等開辦藝術經營管理相關研究所。為向來對欠缺經營專業經營表演團隊,勢必注入新鮮的 格局。倒是,表演藝術在台灣的市場格局,能否承接這麼大量藝術經營管理相關研究所畢業生?這似乎又是另一件事。值得提到的是,十年以來,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相關科系的畢業生,藉著師承與學長姐互相提攜互供由無之下,從商業劇場到實驗小劇場,台前到幕後甚至演藝圈,綿密地人脈關係網絡,全面性接收表演藝術市場的人才空缺,足為表藝大家。


‧張開手!網路全面擁抱!

十年前,前衛實驗劇團最常見為戲宣傳的手法是A4影印黑白自製DM,演出劇團自演自導自爽,觀眾觀戲後的回嚮,似乎被漠視。十年後,劇場是擁抱大眾的。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也是很大因素之一。網路,成為團隊為戲宣傳的重要媒介。

綜觀表演藝術入口網站的發展,1997年國內第一個為表演藝術專設的網站3P 表演藝術資訊網成立,初步凝聚藝術表演團隊和觀眾在網路社群所集結的力量。無奈三年之後,經營者也受網路經濟泡沫化影響,錢在燒光之後,無疾下台。 1998年文建會編列預算所建置網路劇院成立,為表藝團隊創造網路入口空間。2002年表演藝術雜誌所屬網路雜誌上線(今年十二月將改版),則為表演藝術資訊流通、藝評與表藝愛好者提供交流的線上場欲。

由於網路使用上資訊流通的便利成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部份,十年間表演藝術團隊紛紛建 置官方網站。網站除了提供劇團即時資訊,留言版一項更是死忠劇迷發表感言,連絡情感最重要設置。近期,表演團隊希望全面和觀眾接觸,各團隊也開始重視宣傳手法,藉著網路的傳播性格,發送電子報成大熱門。各家團隊除了在各入口網站登錄電子爆發送機制,也有自行製作者。其團隊負責宣傳人員,不但注力在媒體的曝 光量。還得稍學網頁製作語法圖片處理等事物,有時還順便需要身兼記者身份,採訪幕前幕後劇組人員,詳盡記述製作艱辛票房告急等,直送電腦信箱,挑起觀眾進場看戲慾望。


‧戲仍在街上演

行動劇向來是凸顯議題,加上可以隨時就地取材,誰上就演的民眾風格。從來與街頭運動 相依行動劇,在反核的幾次遊行活動中,變成頗具意義的記憶。例如回顧1997年1026反核大遊行,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北分會設計的表演活動--「靜態的雕像行動劇」,嚴肅地在美國在台協會(AIT)前展開,表演形式在大馬路旁開掩,吸引了眾多路人圍觀。抗議場上的行動劇表演一直扮演著特別的宣示意義 --即獨特搶眼的宣傳效果。吳星螢在《莫讓台灣成為輻射島》一文中曾提及,「表演人員將所有桶子立起來,堆成一座小山於馬路旁,兩旁並插上警告標語,再用 「危險勿靠近」的黃色布條圍出一個災難區。最後重頭戲上演,表演者穿上白色防護衣,一個個就位,或臥或倒地散佈在核廢料桶四周,呈現死亡狀態,整個畫面非常有戲劇張力。約莫20分鐘後,遊行隊伍行至AIT門口抗議,群情更為激憤,分會的表演成為重要的宣示精神堡壘,眾人不斷給予掌聲。而其實在遊行場上,諸如此類的表演是傳統也是重要存在的」。

但隨選舉季節的來到,原生街頭的「行動劇」漸漸淪為抗議行動方便拍照攝影的搶焦距版面的工具,變成即時性的抒發情緒的另種口號。據網路戲劇觀察家zonble在其部拉格(bolg)叫曾經仔細算過,今年2004,五月十日到七月十日兩個月時間內,在台 灣的媒體上所報導的所謂「行動劇」演出,總共有三十四場,也就是,在這兩個月當中,大約平均每1.7天,就會上演ㄧ次「行動劇」。其中戲碼內容龐雜,標題常「反」字不斷。

「行動劇」在街頭顫放著高分貝的力量,有沒有深化的可能?差事劇團曾在2003和今年連續邀請基進左派舊金山默劇團的導演丹蕭理(Dan Chumley)兩度來台主持工作坊,工作坊成員在學程結束後,則會有街頭行動演出。也許會對現時稍流於形式的「行動劇」,植下一些再度思考的空間。

空間內外,實驗前衛野地隨思潮長,戲請繼續演,有志發聲,哪裡都有舞台。留給下一個十年。

RSS Feed

0 Comments for 破報十載!回顧專題系列(四)
精緻萬花黑盒 行動仍在荒謬繼續!
小記行動實驗的劇場十年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