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記憶 依偎交流
What's Your ... Lake? 專訪 葉偉立


文╱妮基塔  圖片資料提供╱葉偉立  原刊於 破週報復刊349期 封面故事

一年半年前深秋某夜,視覺攝影藝術工作者葉偉立剛接獲台北國際藝術村通知,打理好行裝,準備隔日登機,笈赴澳洲雪梨「葛納麗工作室」(Gunnery Studio)作駐村藝術家。隔樓鄰居三五友人,情義十足特地為三個多月的暫別設宴,當天義大利麵和幾瓶紅酒,令大伙人暢所欲言。席間,有關澳洲種種的話題當然是主菜,甚至,一度需要有國民教育世界地理那堂課上的還有印象的人,稍微提點澳洲到底處於地球上的那塊區域,才無不「啊」的一聲,糗極地把南半球那片有無尾熊及袋鼠的土地,拼回各自的世界地圖。夜深人散,日升又落,太概又是晚餐時間。鄰居驚見葉偉立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氣急敗壞重返家門。沒趕上飛機?天候太壞飛機沒能起降?班機嚴重延誤停開?太想家所以乾脆不去?葉偉立悠悠道:「不是,不是,班機準時起降,我人都到登機櫃臺辦Check in了,地勤小姐好心的告訴我,去澳洲要辦簽證!」照理說,他從小移民美國,有美國護照等於擁有世界通行證,到異國從不需「簽證」二字。葉偉立的澳洲駐地藝術家之行,看來起源於某種無識行徑發生之下所發生的怪誕不經,誰知三個月過後,原先計畫拍攝的照片一張也沒拍,卻帶回一股腦兒的古怪策展想法,要讓人與人的意識,在不同媒材間,藉著一個單純的不能在單純的「湖」字,銜領各路創作者,兜成隨心衍意與記憶對話間的心靈板塊。



非關策展!

葉偉立這號人物在台灣藝文圈的存在全然是個怪喀。約莫三年前,他從紐約回到闊別十多年的台北定居,出於一個簡單但蠻理想性的理由。他自小隨台灣母親,帶著黃人臉孔在北美求學生長,對他而言台灣始終是一個地域名詞,他瞭解這裡有不少不是太熟識親人,在紐約居住的時候三不五時,跟那的台灣留學生以英文對談相儒以沫。生命的某個時刻,身體裡竄流的客家文化血液,強烈召喚著他回到陌生故鄉,作進一步的看探與體驗。他便依從己心,放棄紐約生活在台北重新開始。他說按照他生活的習性,當在一個地方駐留,與這地的交往必須是質樸而直接的。於是,他租貸台北的精簡小房,做起主廚,為已認識和將要認識的朋友做飯,邀人共享。想當然爾,台北有錢的藝術家不多,但有閒想吃免費晚餐的藝術圈相關人士倒是不少。也就這樣認識大批活躍地上╱地下的藝文圈人。

葉偉立進一步解釋,他與劉和讓去年參加台北雙年展,仍在進行中的作品「寶藏嚴茶館與攝影工作室計畫」也許是一個好例子。2004年初,他與劉和讓投案參加《共生藝棧-寶藏巖歷史聚落設置藝術村計劃》成駐村公館寶藏巖藝術家。他們將攝影專業和與當地住民一起生活經驗,用泡茶為交流手段,行紀錄攝像之實,非常在地性建構美學經驗的實踐行為。可若又回到正題,從澳洲交流短短三個月駐村的經驗裡,要在短時間內依他的攝影專業只單純拍照,當然不是困事,但如何最短的時間裡得到他與在地生活最貼身和最大量的直觀經驗,是他在依歸創作初衷的必要指導原則。葉偉立表示,「策展」從不是他領域,他關心的是「創作」。但如果「策展」不是一張薄薄的策展論述,而變作創作形式的手段;「策展人」並非職銜,而是提供交換平台的導管者,那麼這種實驗似乎可被成立。他接續笑說,也想過我到澳洲去駐村,跟人家說我是來拍照的!誰會理你啊。可如果我說,嗯,我是策展人,想來找藝術家一起辦展,也許想見我的人比較多。策展必須要有主題,那就以「湖」作名字吧!

實景與虛像

他在澳洲閒散駐村生活時的初步構想,出自澳洲╱台灣間攝影作品的交流。除了,天天上超市買菜回家做飯之外,順便拜訪大量當地的攝影藝術家。當跟藝術家們提案想法,絕大多數的人給予非常善意的回應。「我本來對這個計畫的想法是趨於地域性的。單純的想,藉著藝術家拍的照片,不同的湖呈現了,各自的地域特質。台灣和澳洲各十二位藝術家,用一張有關湖的照片,與其他人交換對湖的想像。這不就是認識不同文化間,最好又最快的起點嗎?當然也會稍稍補足,我對澳洲一地,近乎白紙般的認識啦。」葉偉立說。他回台,也精心規劃對台灣攝影藝術家們不同風貌形式的選擇。「此種對話策略,讓我得以透過最熟悉當地風貌與歷史的住民眼光及聲音,來瞭解這個新天地。而身兼藝術家和計畫主持人的雙重身份,則讓我可以做個同僚般的探詢者。同時,主持人角色所賦予的些許正式感,則有助於讓對話和交流更為精練。在台灣我囊括一群不同美學類別的攝影從業者,有攝影記者、當代藝術攝影師、商業攝影師,而年齡與性別也同樣為策展計畫的考量點。我企圖為這樣一種地理空間點的集體再現包容更寬廣的視角。並且,這樣的決定也是為了在不同攝影媒體操作者的影像語言及其所面對的資訊消費者間做一個比較分析。」葉偉立在策展宣言中寫著。

不過,藝術家們顯然回覆了他,更大更廣更讓人感動心靈思維。參與的藝術家帶進各種感官元素與經驗,每個人的湖,無疆界地域漫發延伸,可以是一個地點空間、一份奇想、一種情愫、一個記憶邊緣裡的故事。

驚異的是,這「湖」除了攝影作品,似乎還有更多話與形式想要揮發出現。起因於,他原本邀了一位作聲響藝術家的好友,想要他交張有關「湖」的照片,想不到好友以「對不起!我不會拍照」斷然拒絕。他又轉了一彎想,如果「湖」展,也有聲響作品的參與,也許將更全面性的帶來感官的體驗。他又便多方邀了搞聲響藝術的奇花們共同參加。長久以來,文本和攝影作品的連結,亦是他翻轉媒材間的不斷思考交合的實驗,於是邀集作家們一起寫「湖」,順勢理所當然。

正如湖的地理表徵,聚合變化,《湖》在這場跨文化的對話,在如此波波折折承載一年多來的累積之後,迸開無法預想的景致。來自澳洲的克里斯.漢卓(Chris Handran)為棕湖拍攝下他的作品;台灣的阮慶岳則寫出二段白湖、青湖的故事;聲音藝術家林其蔚這樣說:「在房間裡反複誦念『湖』一字,直到那個前所未見的『湖』在眼前閃爍」;對法籍的巫蘭(Claudine Rouhaud)來說,湖是一個清晰無比的意象,包括她兒時的記憶以及對女性特質的聯想;而在美籍的愛得華布克.李所寫的詩裡,卻拼貼了許許多多青少年張狂不安的情緒,語彙細膩私密,然更以神話般的筆調交融描繪出對於遙遠的異鄉/故鄉的情愁;陳界仁拍了想像中旅程的實際經過; 西恩.科德伊羅與克萊兒.西利(Sean Cordeiro + Claire Healy)則拍出了他們實際經過地點其後回溯的想像。繁此錯落,漾盪一面深刻而具有生命厚度的《湖》,涵養不同來歷背景之下,彼此認知與想像的異同、歷史人情的浮世繪,又假以展覽之名,凝聚,再度連結初始的跨文化對話。作品之間的關係,不經任何刻意,每位創作者僅僅由一字之間出發,而十幾個月間,在一種自發性的內在審視與反芻過程後,作品於交換際會時遇合,在週末台北藝術村開展全貌予見。

展場中完整呈現二十四位攝影藝術家的攝影作品與文字記述、十位作家的文字創作,並可以聆聽八位聲音藝術家的作品。葉偉立用他慣常緩慢語調說著:這是一個需要時間與身體來經驗的展覽,卻又超越感官,因為需要思考;甚至超越思考,因為《湖》僅為每一個個體想像的起點。

RSS Feed

0 Comments for 地理記憶 依偎交流
What's Your ... Lake? 專訪 葉偉立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